因為今天要去的地方很多,就買了巴士一日券,JPY500/人,坐到三次以上就回本了。

同時拿到一份車站的地圖,方便確定方向以及下車地點。

有些巴士長這樣,叫做城下町(まち)-金沢周遊バス,在金沢站東口3號搭乘。網路上很多人分享搭乘方法,我就不詳述了。

昨天都沒下雨,今天就碰上了,是要證明金沢真的多雨嗎?

馬路上為了防止路面結冰,會有這樣的設計,一直不停噴出水來。

第一站:妙立寺。因為沒有預約,怕沒有空位,所以排第一個。JPY1,000/人,小孩JPY700

搭逆時針方向周遊巴士在第五站廣小路下。

妙立寺也叫忍者寺,是加賀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在寬永20年(1643年)從城郊移建過來的,當時很多諸侯常因為一些莫名的理由被德川幕府解決掉。

為了讓幕府放心,利常不僅從德川家娶了妻子,還把自己的母親送去當人質,自己也裝成愚蠢的老爺模樣。但另一方面,在寺町建了許多供武士起居的寺院群,其中起監視作用的就是妙立寺。

從外觀看是兩層樓建築,但其實內部有四層樓七小層29處樓梯,佈滿眾多方便忍者使用的機關。

參觀時有工作人員講解,雖然聽不懂日文,但搭配中文解釋,還是可以了解各個機關的神妙之處。

由於現場不能拍照,我們所有的照片幾乎不能介紹一二,但是非常推薦大家到此一遊,來看看這搞不好是日本唯一的忍者寺。

第二站:21世紀美術館,無料。搭逆時針方向周遊巴士在第八站下(均以我們當天的行程為準)。

會知道這個地方其實是拜高雄駁二特區所賜,20157月的新聞提到駁二抄襲林德羅·厄利什的作品《泳池》(The Swimming Pool),才想到來本尊看看。但因為進入泳池底需要門票,我們只從上面拍完照就離開了。

這個室外藝術品叫做Colour activity house,是Olafur Eliasson(丹麥)於 2010年創作。

中心這個光源,從日落到黎明因為你所處的位置不同,成為不同顏色的燈塔,而素材只是三原色的膠片。

不僅下起了雨,還夾著冰霰。

這個室外藝術品叫做Wrapping,是LAR / Fernando Romero(墨西哥)於2005年創作。

通過使用管子和網格保持了良好的透氣性,不會覺得體積很大,反而感受到光。

這個室外藝術品叫做Klangfeld Nr.3 für Alina,是Florian Claar(前西德)於2004年創作。

你傳過去的聲音,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被聽到,平淡無奇的草坪因此有了生趣。

為了照顧訪客、學者、美術館館員各自的需求,建築師妹島和世提出海島型的概念,也就是利用圓型將不同的展區集中在內部,外墙也不使用實牆,而是透明的玻璃落地窗,讓美術館猶如透明飄浮的大扁圓島一般,從外面也能對美術館內部的活動一目了然。(編撰自維基,右圖來自維基)

為了呼應我們的行程,爸比也進行了一系列藝術創作。

前往第三站的路上經過しいのき迎賓館。

還有行道旁這長得像繡球的花(知道名稱的網友可以舉手喔)。

總是愛搞怪的熙熙,有點像花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lie Ye 的頭像
    Julie Ye

    我思念你

    Julie 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