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4582.jpg

下午三點抵達飯店,城市稅每個成人3.5歐。這是目前最貴的。

房間(1).jpg

這是房間的基本佈局,除了乾濕分離的浴缸,又看到bidet(右圖)。什麽是bidet?我在威尼斯彩虹島那篇游記裏面有介紹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前往瞭解。

小車.jpg

雷諾RenaultTwizy兩座電動車。2020年開始不再需要電池租賃,起始價格約為40萬臺幣。截至201812月,全球累計銷售21,874輛,歐洲為主要市場。

 IMG_4595.jpg

99分歐元店。

IMG_4596.jpg

從飯店走到百花大教堂只要十分鐘。

這次意大利的飯店我們都是找的主要火車站附近的,而通常老城區又靠近火車站,因此主要景點常常走路就可以到。

IMG_4597.jpg

國外的觀光景點這一點還蠻貼心的,會把施工現場用原本的圖案帷幕包起來,讓游客的照片不至於太難看。

在英國的大笨鐘、羅馬的特雷維噴泉我們都有看到這樣的處理。

IMG_4600.jpg

聖母百花聖殿,屬哥德式風格。始建於1296年,由阿爾諾夫··卡姆比奧設計,並採用了菲利波·布魯內萊斯基著名的圓頂,1436年最終完工。它是世界第三大教堂,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。

大教堂的立面,出自建築師埃米利奧.德法布里斯之手。使用色調深淺不同的白、綠和粉紅色大理石鋪砌而成。整個教堂建築群位於主座教堂廣場,由主教座堂、聖若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構成,198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。

IMG_4618.jpg

鐘塔高85米,最初於1334年由大畫家喬托設計並監工,因此俗稱「喬托鐘塔」。屬哥德式建築,由六層方型結構向上堆疊成柱形,外牆鋪白色大理石,純淨優雅。

IMG_4621.jpg

在廣場上等生意的馬和它的主人,就像排隊的計程車。

IMG_4626.jpg

觀察一下比例。

IMG_4628.jpg

這個柵欄原本應該是要隔開人群對古跡的破壞,但沒想到變成鴿子栖息的溫床。

IMG_4632.jpg

霍克武德《Sir John Hawkwood》,1436年。

這是烏切羅Paolo Uccello1397~1475﹞為了獻給在卡西那戰役中,率領佛羅倫斯軍隊贏得勝利的指揮官喬凡尼.阿古托而作的紀念像。烏切羅熟練地使用了前縮透視法,托座及托座下的基座視點較低,而駿馬和騎士的視點則較高。

IMG_4630.jpg

1443年,他在繪製這個鐘面文字盤四周的四位預言家時,再次使用了前縮法。

烏切羅曾於1407年在吉伯提﹝Ghiberti﹞的工作坊擔任小學徒,那時候他才十嵗耶。當時吉伯提正在從事洗禮堂的青銅門的工作,而第二扇門的半哥德式風格,開啓了文藝復興,同時也奠定了烏切羅個人的基礎。後面我會詳細介紹青銅門。

記載烏切羅生平的文獻非常少,甚至不能確切知道他的出生日期。1397年是他在稅務申報表上自己填寫的。對,你沒看錯,14世紀意大利就開始徵收個人所得稅了,這要怎麽比肩?

IMG_4634.jpg

在介紹巴黎聖母院時,我曾經談到哥德式建築的明顯特徵就是肋架券(Rib vault),在此又一次相遇。

IMG_4636.jpg

點燃祈福的蠟燭。

IMG_4643.jpg

這個圓頂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磚造穹頂。沒有採用當時流行的「拱鷹架」圓拱木架,而是採用了新穎的「魚刺式」的建造方式,從下往上逐次砌成。主教座堂於1436325日,舉行獻堂典禮。百年之後,米開朗基羅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類似的大圓頂,卻自嘆不如:「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,卻不可能比它的美。」

大穹頂內部為16世紀佛羅倫斯畫家喬爾喬·瓦薩里所繪巨幅天頂畫《末日審判》。

瓦薩里著有《藝苑名人傳》,這是西方第一本藝術史著作,書中第一次正式使用「文藝復興」一詞,講述了260多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藝術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。

在這本名人傳中,瓦薩里記載烏切羅癡迷於透視法,常常爲了找到精確的消失點而徹夜不眠。

文章標籤
百花大教堂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Julie Ye 的頭像
Julie Ye

我思念你

Julie 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