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N0828.jpg

今早換個角度拍Lobby,又見識到這間飯店另一種風格。

DSCN0841.jpg

天氣不錯,換在室外草坪吃早餐。

DSCN0842.jpg

我們今天的第一站是吉隆坡火車總站,靠近Kelana Jaya綫的Pasar Seni站,爲了不像昨天在Dang Wangi轉車走那長長的一段步道,我們改轉兩次的走法,先在Hang Tuah轉一次,再在Masjid Jamek轉一次,大人馬幣2.8,小孩馬幣2

DSCN0846.jpg

吉隆坡火車總站就在巴生河的對岸與我們遙遙相望,但還得走一段長長的空中走廊才能到。

塗鴉畫得不錯,可惜照片不能放大讓你看。

DSCN0850.jpg

這也是國油的大樓,這家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很有品味嘛!辦公大樓都這麽耐看。

走道.jpg

我們已經走到河的對岸,回看Pasar Seni站。

DSCN0854.jpg

三棟大樓從左到右依次為:Wisma Tun Sambanthan摩天大樓、Takaful Malaysia保險公司和Public Bank在臺灣被稱為大眾銀行,不過最近被元大并了,它在馬來西亞的市值可是僅次於馬來亞銀行,位居全國第二啊!

老站.jpg

我們先到達火車總站的内部,這裏曾是吉隆坡的鐵路樞紐,直到2001年吉隆坡中央車站承擔大部分功能。晚上我們就會去中央車站。

DSCN0869.jpg

火車總站建於1910年,以取代建於1886年的舊火車站。它以獨特的建築著稱,完美地融合了東西方設計元素。

我們在樂高Miniland看到的要完整得多,是欣賞的全貌。這裏感受的是實物的溫度,各有千秋。所以小人國之類的還是有存在的必要。

DSCN0865.jpg

旁邊的馬來亞鐵道公司(KTMB)的大樓,也這麽有味道。

DSCN0872.jpg

這是KTMB的側門。

我發現這些建築都把清真寺的叫拜樓放了進來,只是變換了形式,這讓枯燥乏味的屋頂頓時蓬蓽生輝,賦予了建築別樣的氣質。

DSCN0873.jpg

在看到國家清真寺之前,會先注意到這個噴泉。發現了嗎?類似收傘開傘的設計會一直貫穿在清真寺的整個設計中,其實它寓意的是馬來西亞的氣候特徵。

DSCN0884.jpg

這裏比一般的清真寺要求得還要嚴格,女士要穿著長袖、長褲將手腳遮住,還要戴頭巾將頭髮蓋住,只能露出臉。如果遊客沒有準備,寺方免費提供紫色或藍色的長袍,在門口登記就可以了。

時刻表.jpg

我們一路上拍得高興,結果卻忘記了今天的閉寺時間,周六上午只到12點,再次開放要等到下午三點,算了吧,只能隨便拍拍外面了。只差幾分鐘說,唉!

國家清真寺(也叫國家回教堂)於1965年完工。原來要以第一位馬來西亞首相東姑·阿布都拉曼命名,但他拒絕了,提議把清真寺命名為「國家」,以此慶祝馬來西亞以不流血的方式獲得了獨立。

我們不能進去的大廳可以同時容納15,000人禮拜,旁邊還有一個安放國家英雄的陵墓。

整個清真寺的設計由Public Works Department負責,2003年,Albukhary基金會還曾捐款進行過一次修繕和升級。

DSCN0886.jpg

這個尖塔高73公尺,有245級臺階,它的塔頂採用的就是收傘的設計。

這個角度看不出來,池水是寶藍色的,不知道他們是怎麽辦到的。

DSCN0891.jpg

吉隆坡塔白天也讓我們遇到了,右邊那棟大樓就是市值第一的馬來亞銀行May Bank。齊了!

左邊這棟剛才才介紹過,不廢話了。

DSCN0898.jpg

再次從Pasar Seni站拍火車總站,只看到難以計數的叫拜樓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lie Ye 的頭像
    Julie Ye

    我思念你

    Julie 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